欢迎来到法制资讯网

法制资讯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制舆情>沉迷网赌设下“杀熟”连环局

沉迷网赌设下“杀熟”连环局

  • 时间:2025-10-24
  • 来源:江西政法网 作者:佚名
  • 字号:

  

  “由于刘某无力偿还不断累积的债务,在债主频繁催讨的压力下,最终选择主动投案。”近日,高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联合田南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30余万元的跨地区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沉迷网络赌博、债台高筑,竟将黑手伸向身边的同学、发小乃至生意伙伴。他以“高佣金”为诱饵,通过“线上代购、线下转卖”的模式,诱骗23名亲友参与其中。

  “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亏本的‘生意’,最终演变成一个越滚越大的债务雪球,将所有信任他的人拖入深渊。”高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刘幸运向记者介绍了案件始末。

  忽悠亲友轻松赚“佣金”

  “帮我用某东白条在网上借款买一部手机,我给你600元至1000元报酬,分期还款我全包。”当刘某向亲朋好友抛出这个看似“双赢”的合作方案时,他们没多想就答应了。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动动手指帮朋友周转一下,还能轻松赚一笔“佣金”,何乐不为?殊不知,这是刘某精心设下的骗局。

  记者了解到,刘某的套路是诱使被害人通过某东白条等信贷平台购买价值上万元的新手机或高档白酒,收货地址则填写自己家。货一到手,他便迅速通过线下渠道低价出售变现。

  “比如一部手机原价1万元出头,他转手可能只卖9000多元,光这一单就亏700元至800元;再加上承诺给对方600元到1000元报酬,每单实际亏损接近2000元。”刘幸运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种模式从一开始就注定血本无归。”

  既然明摆着亏钱,刘某为何还要铤而走险?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幸运表示:“刘某当时只有一个还债的念头,早已顾不上盈亏,只想尽快拿到现金,用新骗来的钱填补旧债的窟窿。”

  从“正经生意”到“连环骗局”

  事实上,刘某的这套操作并非凭空捏造。据其交代,他此前曾有过一段“正经”的生意经历。

  2024年4月之前,刘某与一名叫陈某的合作伙伴,利用某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低价购入手机,再转售至线下市场,从中赚取差价。刘幸运介绍:“那时候他们确实在做正经生意。”然而,合作结束后,刘某逐渐游手好闲、挥霍无度,很快陷入网贷泥潭。到2024年8月,已欠下20余万元赌债且无力偿还的刘某,想起了昔日的“生意模式”,并将其“改造”为一套诈骗手段。

  刘某骗得手机或白酒后,一部分用于偿还赌债,另一部分则用于支付佣金及前几期某东白条的还款,以此维持骗局的表面可信度。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终究难以为继。

  “他骗了一个人,还了上个人的借款,就等于欠了这个人的钱;接着再找第二个人,用同样的方式套钱去还上一个人……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刘幸运表示,更糟的是,刘某并未收手,反而将部分骗到的钱再次投入网络赌博,妄图“翻本”上岸。然而,他不仅一分未赢,反而越陷越深。

  被透支的信任

  据悉,刘某的作案对象几乎全是身边的熟人。他最初从同学和同村发小下手,利用彼此的情谊与信任,屡屡得手。得逞后,他更唆使这些已上钩的人向身边朋友“推荐”合作机会,致使骗局迅速扩散,从高安蔓延至景德镇、新余,甚至波及在甘肃兰州务工的同乡。

  为稳住被害者、延长骗局周期,刘某在初期刻意营造“守信”假象。“他一开始会陆续帮他们还款,比如每月按时还一点某东白条的分期。”刘幸运表示,正是这种“履约”行为,让被害者对他深信不疑。

  随着债务窟窿持续扩大,刘某又将目标转向昔日生意伙伴陈某。今年8月,刘某主动联系陈某,谎称希望继续合作手机生意。碍于过往的合作经历和同乡情谊,陈某对其深信不疑。“他们之前确实有合作,又是同一个乡镇的,信任基础很强,陈某听后立马转账给他。”刘幸运说。

  在8月12日至19日短短一周内,陈某陆续将16万元转入刘某账户。然而,这笔钱并未用于采购手机,而是被刘某第一时间用于偿还个人赌债。直到迟迟未见货物与收益,且无法联系上刘某,陈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在崩溃边缘选择自首

  最终,催债电话和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刘某应接不暇。

  “每天都有很多人联系我,追问什么时候能还钱,因为还款期限已经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刘某几近崩溃。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在他投案自首的前一晚。此时,他所骗取的金额已累计超过30万元。

  据悉,当晚有两名同村人上门讨债,双方发生激烈争执,最终报警处理。正是这场冲突,让刘某彻底意识到自己已无路可退。9月16日,他主动前往田南派出所投案自首。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民警将深入核查案件细节,逐一联系被害人,并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

  谈及刘某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刘幸运表示:“被骗款项原则上仍需退还。但考虑到他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若无法偿还且得不到被害人谅解,其量刑可能会相应加重。”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务必警惕以“高回报”“赚快钱”为噱头的投资或合作项目,尤其是当对方是熟人时,更应保持理性判断。切勿因顾及情面或贪图小利,将个人信用与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5/1021/20251021671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资讯网 fz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3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