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法制资讯网
“现在一打开水龙头,清澈的山泉水就哗哗地流出来,再也不用为喝水、用水发愁了!”近日,面对回访的容县纪检监察干部,浪水镇浪水村学二队的村民指着家中水龙头流出的汩汩清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改变,源于容县纪委监委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精准监督。
此前,有群众通过12345热线平台和信访举报渠道反映:“因高速公路建设,浪水镇浪水村学二队饮水储水区水源受到破坏,导致用水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群众利益无小事,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该县纪委监委随即成立调查组,会同项目负责人以及镇、村领导干部等,深入水源地开展实地核查。
“这不仅是工程建设带来的客观影响,更是责任落实和工作作风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访谈干部群众等方式,调查组很快掌握了详细情况。调查发现,高速公路施工导致的水源变化是主因,但背后也折射出相关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解决问题效率不高等作风问题。
“我们坚持‘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的工作思路,着力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核实情况后,县纪委监委随即启动“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工作机制,将该问题纳入“点题”监督清单,通过发出工作提醒函、开展约谈提醒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履好责、答好“题”。
“我们督促召开镇、村、职能部门及高速公路施工方等四方碰头会,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介绍,经过充分讨论,各方最终达成一致:在原水源点附近建设新蓄水池,并铺设新水管直达农户。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片区协作机制,对“部门答题”进行全程督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持续深化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从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建设进度等关键环节入手,明确各方责任和操作流程,并下沉一线实地走访、随机抽查3轮次,推动工程建设廉洁安全高效运行。
不久前,新建的蓄水池正式投入使用。该生产队22户110名村民重新用上了便捷、干净的山泉水,彻底告别了长达数月的饮水困难。
“现在水龙头流出的水很清澈,洗衣、做饭、洗碗……再也不发愁了,这件民生实事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里!”浪水村村民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问题的解决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该县纪委监委就该问题举一反三,监督推动浪水镇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全面摸底排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问题,督促各方部门单位加强沟通对接,及时研究处理。通过这一举措,共监督推动解决了7个相关问题,受益群众达360多人。(容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资讯网 fzzxw.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