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法制资讯网

法制资讯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制沙龙>川渝两地法院联手破解赡养老人僵局 三姐妹冰释前嫌 老母亲笑展慈颜

川渝两地法院联手破解赡养老人僵局 三姐妹冰释前嫌 老母亲笑展慈颜

  • 时间:2025-09-16
  • 来源: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
  • 字号:

  八月的阳光灼灼,穿过窗户照射在办公桌上。“叮铃铃!”邻水县法院川渝高竹新区法庭的座机突然响起。

  

  “喂?请问是川渝高竹新区法庭吗?我们是重庆市渝北区法院茨竹法庭。我们收到一起赡养纠纷案,一名老人眼睛看不见、生活困难,居住环境相当恶劣,子女分散在四川、重庆两地,急需你们协助调解。”电话那头说。

  

  说好的赡养呢?

  

  从茨竹法庭同步过来的案件资料来看,原告陈婆婆已年过八旬,视力残疾一级,日常生活需要专人照料。陈婆婆膝下有4名子女,长子已故,3个女儿均已成家立业,分别居住在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以及邻水县高滩镇。

  

  陈婆婆目前居住在二女儿家的一个小房间内,房间挨着鸡圈,屋内是用红砖和木板搭建的简易床铺,墙面污迹斑斑,屋内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起初,三姐妹曾就赡养母亲一事达成协议,但因有人未按时支付赡养费,以及金钱纠葛等问题致姐妹间渐生嫌隙,地域上的分散进一步加剧了家庭的沟通障碍。渐渐的,老人居住的小屋,女儿们鲜少再踏足。

  

  “我养不起啊”

  

  “陈婆婆的生活现状令人担忧,当务之急是让几个女儿解开心结,坐下来好好商量,毕竟,老母亲的晚年生活,需要一家人共同分担。”说罢,川渝高竹新区的郭法官第一时间约见了家住邻水县高滩镇的陈婆婆的大女儿了解情况。

  

  “不是不关心妈,我都60几岁了,自己经济都比较困难,实在是给不出钱,况且,老二是怎么养的妈?让妈住她家的杂物间、给妈端碗饭就叫养老?妈这样的生活简直是受罪,我不会给她一分钱!”在法庭调解室内,大女儿情绪激动。

  

  “具体怎么照顾老人,咱们可以慢慢商量,现在最要紧的是你们几姐妹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老母亲把你们几个子女拉扯大不容易,现在眼睛看不见,连饭都吃不到嘴里,总得有人管啊……”郭法官放缓语气,耐心劝解。

  

  “看到妈现在这样过日子,我这个当女儿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要是妹妹们愿意重新商量照顾妈的事,我肯定配合。”眼见有协商的可能,郭法官赶紧联系茨竹法庭沟通情况。

  

  “这不是分家产!”

  

  为切实解决陈婆婆的养老困境,川渝两地法院决定启动跨域纠纷联合调解机制,邀请两地公安机关、妇联等职能部门协同参与。

  

  为确保调解工作取得实效,两地法院还分别邀请人大代表、属地村干部和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并组织陈婆婆的其他近亲属到场见证,力求通过多方联动形成调解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调解室内,三姐妹争执不休。大女儿说:“妈妈的低保、征地补偿、残疾津贴你们不拿出来分,现在要我出钱?”二女儿说:“大姐欠了两年赡养费,必须补足!”三女儿说:“妈的钱被她的孙儿取走了,要算清楚!”

  

  “各位先冷静!你们现在争执的每一分钱,本质上都是你们母亲的养老保障,不是兄弟姐妹之间‘分家产’。”承办法官翻开《赡养劝告书》,语气严肃而恳切地说。

  

  “赡养父母不是谁欠谁,老人卡里的钱,她自己有支配的权利,今天把大家喊到这里来,是为了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郭法官也赶紧向大家释明。

  

  “不赡养老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民警郑重提醒道。

  

  “现在民政部门对失能老人有相应的帮扶政策,我询问了养老院的情况,对于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养老院可以安排专人照顾,你们也能随时探望。如果愿意,可以短期试住,再决定后续安排。”重庆市渝北区人大代表李娜提出建议。“高滩镇也有这样的机构,如果你们选择在高滩赡养,我们也能帮忙联系当地机构。”高滩镇人大代表廖雪兰补充道。

  

  妇联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也主动介入,从亲情伦理、家庭责任角度耐心疏导,化解心结。

  

  “我们轮流照顾妈”

  

  经过4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三姐妹终于从剑拔弩张到心平气和。在法官的引导下,她们开始认真商议母亲的赡养方案。

  

  “让妈住敬老院,或者我们轮流照顾都行,关键是要让妈过得好。”大女儿率先打破沉默。三女儿紧接着提议说:“妈卡里的钱留着办后事,我们每人照顾两个月,医疗费等凭票平摊。”

  

  这个方案立即得到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赞同。

  

  随着签字笔落下,一纸协议为这场纠纷画上句号:自今年8月起,三姐妹轮流照顾母亲,每人两个月,并共同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如果老人生病,三姐妹凭票据平摊支出。

  

  协议刚达成,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就带着三姐妹行动起来,一起把陈婆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女儿们和好如初,陈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个曾经因赡养老人问题几近破碎的家庭,在众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温暖的亲情。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当我们以法为“针”、以情为“线”,细细编织起父母的晚年时光,那些看似平淡的晨昏定省,实则是世间最美的诗行。

  

  付桂月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fzsc/20250819/29921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资讯网 fz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3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