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法制资讯网

法制资讯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智慧安保>古丈公安交警多措并举守护道路安全

古丈公安交警多措并举守护道路安全

  • 时间:2025-09-16
  • 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佚名
  •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张红军 卢小颖 向芳 湘西古丈报道

  9月8日清晨6时50分,晨光微熹的校门口已经伫立着熟悉的藏蓝身影,亮起了红蓝的警灯。古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辅警已提前到岗,在辖区各学校周边有序开展护学行动。执勤警力严格落实“一校一策”方案,引导送学车辆即停即走,守护学生安全过马路。同时,交警部门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针对骑乘电动车不佩戴头盔、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乱停乱放等行为开展“劝导+纠正”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保障道路畅通。

  为扎实做好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与满意度,古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聚焦“优化勤务、路面管控、护学保障”三个关键环节,精心组织、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全面提升路面见警率与警务效能,全力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科学部署勤务

  动态优化警力配置

  为切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古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提高见警率、管事率”为核心,通过优化勤务安排,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向路面,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

  

  交警大队创新实施“定点+流动”与“错时+延时”勤务模式,在城区主干道、商业街区、校园周边及餐饮娱乐场所集中区域科学部署警力,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时时见警灯、处处有警察”。优化“车巡+步巡+定点值守”模式,实现巡逻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有效震慑违法犯罪活动,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现在深夜回家,一路上总能看见警灯闪烁,心里特别踏实,知道有警察在守护,开车都更安心了。”一位常跑夜班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深有感触。

  

  同时,严格落实快速反应机制,在关键点位部署清障车辆和应急力量,确保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突发情况,能够迅速到场、高效处置、快速清撤,最快速度恢复道路通行。

  强化路面管控

  提升道路管理效能

  “头盔是保命盔,安全是自己的!”近日,交警大队组织警力持续加大路检路查力度,筑牢道路交通安全屏障。在高见警率的支撑下,交警大队同步提升现场“管事率”,确保重点时段、路段不漏管、不失控。

  

  

  严查交通违法,织牢织密巡控网络。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非法营运、故意遮挡号牌等重点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违法行为管控效能,最大限度优化全县道路交通环境。铁腕开展酒驾醉驾夜查专项整治,在重点路口设置检查点,对过往车辆逢疑必检,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守护夜晚的平安。临街商户李阿姨欣喜地看到变化:“店门口不乱停乱放了,客人好进门,秩序好了很多!”

  

  今年以来,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768起。以严查保平安、以严管促畅通,形成严查严管严打高压态势。

  筑牢护学屏障

  守护平安上学路

  在古丈县第二完全小学门口,每天上学放学时段总能看到交警们忙碌的身影。“请家长们即停即走,注意避让学生”“小朋友,排好队过马路”——这样的叮嘱交警们每天要重复上百次。

  

  

  古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常态化落实“护学岗”制度。在学生上下学的关键时段,民辅警提前到岗,在校园门口及周边路段开展值守、交通引导和治安巡查,护送孩子们安全通过马路,成为孩子们可靠的“安全伞”。同时,对校园及周边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校园内部的安保力量配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防设施运行及应急处置预案等情况,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彻底消除,为校园筑牢内部安全防线。

  

  “有交警同志在,我们再也不用提着心吊着胆了。他们工作特别细心,这份守护让我们心里暖暖的。”接送孩子的家长张女士称赞道。从提升路面见警率入手,到深化管事率,古丈公安交警用坚实的脚步和日夜坚守,将安全感延伸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筑牢了道路交通安全的生命线,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由衷信赖与好评。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nograb/646943/90/152647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资讯网 fz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3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